我国将加快推广节能灯 开展废旧灯管回收处理

    新华网北京6月24日电(记者江国成)记者从24日在此间举行的淘汰低效照明产品国际研讨会上获悉,今后几年,我国将继续加快推广节能灯,重点推广采用低汞、固汞技术以及清洁生产工艺的优质、环保的高效照明产品,同时,鼓励企业清洁生产,开展废旧灯管回收处理试点,建立废旧灯管回收处理机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谢极说,中国是照明电器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实施中国绿色照明工程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

    据了解,为促进节能减排,2008年,我国启动财政补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活动,对使用这些产品的城乡居民和大宗用户分别给予50%和30%的补贴。2008-2009年,财政补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2.1亿只,年可节电88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880万吨。今年计划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5亿只以上。

    1879年,爱迪生发明第一只钨丝灯泡,自此白炽灯为人类照亮了130多年。白炽灯靠钨丝燃烧发光,光转换效率约为15%,其余电能转化为热能散发了。如果用节能灯替代白炽灯,可节电60%—80%,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许多国家出台了淘汰低效照明产品的行动计划。为响应国际社会淘汰低效照明产品的潮流、进一步推动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于2009年联合启动了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等项目,主要内容就是研究制定淘汰白炽灯、推广节能灯的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

    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白炽灯产量37.6亿只,约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紧凑型荧光灯(CFL)产量36.5亿只,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其出口量均占到产量的三分之二。目前,我国照明用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2%,超过4300亿千瓦时。如果把在用的白炽灯全部替换为节能灯,每年可节电48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4800万吨,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荷兰、菲律宾等国政府部门代表、专家、学者参加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联合主办的淘汰低效照明产品国际研讨会。